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 (“杏林寻宝”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nytcm
2017-06-05
来源:南阳市中医药信息网

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文件

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

《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

(“杏林寻宝”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宛中医药[2015]34号

各县区中医管理局(卫生局),市直各中医药单位:

为传承中医药优秀文化、挖掘民间特色中医药技术资源,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我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民间中医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简称“杏林寻宝”工程),现将“杏林寻宝”工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5年8月31日



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

(“杏林寻宝”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南阳市仲景健康服务业行动计划》,弘扬和传承仲景医学文化,推进中医药文化保护与继承创新,我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展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即“杏林寻宝”工程),挖掘一批技法独特、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中医传统验方(绝方)、绝技及其传承人、引进培育一批技术成熟、方法独特、疗效突出的中医药传统技术或创新技术项目,使散落在我市的传统中医药技术瑰宝得到收集整理利用并加以保护和传承、使其他地方的优秀中医药技术项目为我所用,助力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工作目标

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主导下,成立南阳市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组委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由南阳市中医药学会联合电视台、网络、微信等新媒体,计划用五年时间(“十三五”期间),挖掘筛选100个疗效明显、群众公认的南阳本地传统验方、偏方、绝技;遴选引进50项以上中医特色疗法;采访、报道、推介50个市内外医德高尚、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特技法的优秀中医传承人。

二、域内挖掘、整理工作

(一)信息收集

南阳市中医药学会负责各种技、方的信息收集、分类和汇总。收集信息时推荐人或持有人需填写《民间中医绝方(偏方、绝技)推荐表》或《优秀中医技法传承人推荐表》(见附件)。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渠道收集信息:

1、从纳入乡村医师管理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中收集;

2、从每年通过河南省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考试的人员中收集;

3、从社会各界人士推荐、媒体报道中收集;

4、从南阳市中医药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会员推荐中收集。

(二)、甄别与遴选

市中医药学会对收集的信息首先进行分类和整理,剔除重复和无法考证的信息后,由南阳市中医药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对信息进行甄别和遴选。一是组织专家组对提供的方剂进行临床辩证、分析,排除不科学、危险性高的错方、伪方及已经早已明确和广泛使用的经方、成方;二是对推荐的技法、技术进行分析评价,对具有价值的技法和方药报送组委会。

(三)、一对一走访调查

组委会将初筛后的信息有计划的分包到各中医药单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分包单位组织人员对技、方及其传承人进行一对一的调查走访,最终将该项目的治疗有效率、治愈率、群众满意度等情况上报组委会。

(四)、专家评定

由组委会组织专家团队对走访后的技、方和传承人进行综合评判,对符合条件的纳入传承培育计划。

三、域外引进工作

全国各地的中医药特色技术引进主要从各级中医药学术团体交流推荐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中遴选。各县区、各单位要结合自身需求,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引进发展的项目,每个县区每年引进的中医药特色项目不少于3项,市直中医医院不少于1项。

四、褒奖办法

1、对纳入“杏林寻宝”工程的的技法、方药分别列入“杏林寻宝工程名录”,并在国家级“仲景论坛”上予以发布;

2、对遴选出的独特技法传承人授予“优秀中医药技术传承人”荣誉证书;对无偿贡献绝方、绝技并纳入“杏林寻宝”工程的持有人除授予“优秀中医药技术贡献奖”荣誉证书外,视贡献大小给予适当资金奖励;

3、对医德高尚、百姓赞誉、技法高超的传承人推荐至电视台等媒体开展专题报道。

五、传承推广

1、对列入“杏林寻宝工程名录”的方药类、技术类项目,详细记录功能主治、适应症、禁忌症等内容,持有人愿意公开成分的予以记录,不愿意公开的鼓励其尽快培养继承人;优先推荐技、方持有人(传承人)与一对一走访调查机构通过师带徒、定期坐诊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传承与发展。

2、邀请外地专家定期到我市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传授,鼓励各中医医院积极引进特色项目;定期召开中医医疗联合体联席会议,各单位共享引进的先进技术或特色技术,对引进后效果好、群众需求高的项目由医联体理事会牵头组织开展培训,在医联体内进行推广。

3、挑选展示性强、疗效明确的独特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张仲景医药节或“仲景论坛”上进行展览、展示,并与各地开展交流合作。

4、对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疗效突出、具有系统理论支撑且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多年的技术持有(传承)人,可扶持其建立相应的技术传承工作室,对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的工作室给予经费奖励。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此次“杏林寻宝”工程是我市首次大规模的中医药特色技、方收集工作,内容广泛、程序复杂。为保障“杏林寻宝”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成立南阳市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组委会。

主任委员:桂延耀

副主任委员:冀文鹏  张长河  

成  员:张胜忠  廖俊旭  李  莉  王晓星

张  欣  张夏宾  岳  林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南阳市中医药学会,负责日常信息收集及各项工作的协调跟进及组织工作,由张胜忠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廖俊旭、张夏宾、岳林任副主任。

办公电话:0377-61380276  电子信箱:nyszyyxh@126.com

办公地址:南阳市独山大道172号(南阳市张仲景研究院办公室)

(二)技术保障

成立南阳市民间中医药传统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专家顾问组和评审专家组,负责对申报的绝方(验方)、特色技术等项目进行甄别、评审。

1、专家顾问组:

孙光荣  国医大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唐祖宣  国医大师  邓州市中医院院长

陈珞珈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研究院主任

陈  明  全国仲景学术分会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振亮  河南省仲景学术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学院教授

杨钦河  暨南大学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詹红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主任

  2、评审专家组:

组  长:赵青春

副组长:毛秉豫  张须学

成  员:王  建  王新昌  刘占国  吴汉卿

宋红旗  杨  磊  郑均山  李新德

          潘  华  黄德友  付丽丽  庞景三

          王化京  李传岐  杨留志  刘世恩

(三)经费保障

工作经费来源一是申请财政资金支持,二是申请张仲景基金经费资助。

(四)奖惩措施

“杏林寻宝”工程需要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遴选和培育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表先促后加快工作进度,组委会将对工作迟缓、挖掘、引进项目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积极开展工作、项目推广应用取得突出成效的单位,每成功引进一项技术经验收通过后给予1万元经费奖励;对引进相应技术建立传承工作室并通过验收的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经费补助。

                     

                2015年8月31日



阅读99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