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杏林寻宝》工程工作,我们在行动

2017-06-07
来源:

南阳《杏林寻宝》工程工作,我们在行动


2016年5月10日下午,“杏林寻宝”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马不停蹄地从三省交界处的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镇上的谭氏骨伤中医院赶往了淅川县卫计委,见到了因潜心研究《黄帝内经》,发掘传承导引按跷法,运用十四经路纯手法诊疗疾病的金建宏主任。


对于"挖掘一批技法独特、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的中医药传统验方(绝方)、绝技及其传承人,引进培育一批技术成熟、方法独特、疗效突出的中医药传统技术或创新技术项目,使散落在南阳区域内“简、便、验、效”的传统中医药技术瑰宝得到收集、整理和利用,并加以保护与传承,助推全市中医药事业快速蓬勃发展”为宗旨工作的南阳市民间中医药传统特色技、方挖掘引进培育工程(简称“杏林寻宝”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一大早的踏着朝阳、怀揣执念的淅川荆紫关镇上的谭氏骨伤中医院到淅川县城二所桥头往北、以治疗烧烫伤而“闻名”的贾长俊“长俊”膏养生堂;至此时见到的金建宏主任已临近傍晚了,也是此行实地初步走访了解的第三位中医药人士。他们秉承仲景的学术思想,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身怀绝技更是各有千秋”。


见了面,金建宏主任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最早不是学医的,源于20年前老母亲生病住院,为了多掌握一些医学护理知识和尽孝道,我开始“痴迷上”了对《黄帝内经》的专研。哪知这一专研就是20年,这期间我很苦但很充实更值得。撰写的《十四经路纯手法诊病应用——运用十四经路纯手法诊疗脊肢疼痛的探索与研究》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新闻发布在凤凰网《中医频道》上;先后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铁杆中医”、 “经方论坛国际协助联盟副主席”和“非药物疗法杰出贡献人物”;参加多地域多场次的义诊活动,均迎来当地媒体和义诊患者的一致好评”,金建宏主任津津有味且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浑身散发着激动且由衷的对中医古代典籍研究的痴迷和热爱不言而喻……



有人说,《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医学论文的汇编,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智慧,源于它对于人体藏象、经络,对于疾病的因机证治以及养生理论完备而又系统的理解和认识,被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而《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后世医家奉为“经典”。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更加证明了“中医药学这一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和研究中医古代典籍的重大意义。

 

愿南阳这座“医圣”故居的中医药人和爱好及钻研中医药的各界人士,让我们携手共进,把祖先留给下来的科学财富,继承好、钻研好、发展好、利用好,继而服务中国、服务社会、服务全人类,为早日打造“中医圣地、颐养宝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阅读25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