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盛况纪实
2018年11月7日-8日,备受瞩目的中医药界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广东省博罗县罗浮山隆重举行。大会由农工党中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主义国家、成都中医药大学、农工党广东省委、中共博罗县委、博罗县人民政府协办,以“中西医汇聚、促进医学科学进步”为主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于文明,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国医大师张大宁,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大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主委马光瑜,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惠州市领导刘吉、李敏、黄雁行、钟伟宁、陈高燕,博罗县领导陈国煌、余瑞芳、张利生等,以及获邀参会的Ada E·Yonath、Erwin Neher和Arieh Warshel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医大师、数位国内知名中医药学专家等出席大会。
济南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山东省委会主委段青英,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湖南省委会主委张灼华,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贵州省委会主委张光奇,农工党新疆区委会主委孟庆才,农工党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刘启德、刘冠贤,惠州市委会主委、惠州市副市长陈高燕,珠海市委会主委、珠海市副市长阎武,广州中医药大学基层委员会主委赵先明,惠州市委会副主委张文斌等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主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在大会致辞中指出,中医科学大会的持续成功举办,已成为弘扬中医科学、促进中西医学汇聚融合的重要平台。当前,中医事业发展正逢其时,中西医汇聚是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必然选择,将促进医学科学发展进步,建立起融汇中西优势的现代医学体系,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葛洪的医学研究贡献,给世界提供了参考,是中西医汇聚最早的范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在致辞中表示,本届中医科学大会对于探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大计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以传承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以人才为保障,夯实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加大古代经典医方开发力度,推进中医药国家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完善国家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三大作用在基层融合并发挥作用,使中医药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东省委会主委马光瑜在开幕式上致辞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代表协办单位在致辞时表示,作为岭南地区唯一的中医药高等学府,广州中医药大学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光荣使命,着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
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代表大会承办单位致辞
开幕式后,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别作主题演讲,分享其科研成果。
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科学家Ada E. Yonath : 《Next Generation Species Specific Eco Friendly Antibiotics》
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国生物物理学家Erwin Neher :《 Ion Channels as Drug Targets》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Arieh Warshel :《 Computer Modeling of Biological Systems and Exploration of Drugs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做“中药槐耳颗粒提高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做“中医临床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对策”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学术副校长、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吴以岭做“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做“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指导组组长、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资源创新团队负责人黄璐琦做“中药资源的创新研究”主题报告
第二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当代中医皮肤病学大家、广东省中医院原副院长禤国维做“中医治疗结缔组织病研究”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江学者徐涛做“中药作用机理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主题报告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维做“细胞疗法-药物干预进入第三纪元”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原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汉董做“重要药用类群植物:香茶菜属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主题报告(科学大会分会场嘉宝田酒店2楼E会议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物大学分子动态修饰与化学干预”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蒋华良做“中医药对现代药物发展的贡献”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蒲慕明做“脑疾病与科学研究的猕猴模型”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科协主席、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陈赛娟做“传统中药治疗白血病临床与机制研究”主题报告
第二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四届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琦做“中医体质学”主题报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首届全国名中医王新陆做“‘脑主神明’对藏象学说发展的重要性”主题报告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2006年被遴选为美国放射学院荣誉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蒋国梁做“重离子治疗肿瘤”主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农工党中央委员会常委、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蒋建东做“小檗碱研究的启示”主题报告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世界针灸联合会(WAFA)副主席、美国执照针灸师、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劳力行做“循证医学对针灸发展的影响”主题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评价方法重点研究室主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做“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报告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许能贵做“针刺镇痛机制和针灸治疗策略”主题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审评专家、国家药监局审评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孙晓波做“基于临床大数据新药发现路径与思考”主题报告
杭州师范大学整合药学院院长、整合肿瘤学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揽香烯类抗癌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恬做“基于系统中药学及分子配伍研发现代抗癌中药”主题报告(科学大会分会场嘉宝田酒店2楼E会议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顾问、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原副主席廖福龙做“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作用机理研究”主题报告(科学大会分会场嘉宝田酒店2楼E会议室)
暨南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南粤百杰、博士生导师叶文才做“岭南地区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研究”主题报告
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名中医、全国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朴炳奎做“抗癌中药”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近代物理研究所直线加速器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红卫做“重离子与临床用途”主题报告;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课题组组长、科技处负责人、江苏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曹鹏做“囊泡:一种新发现的鲜草药的药效物质”主题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蒙国宇做“蛋白质晶体结构揭示砷抑制PML-RARα的机理”主题报告;
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临床中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肖小河做“新时代中药安全性观及实践”主题报告。
第二届国医大师、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张大宁主持闭幕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于文明致闭幕词。于文明指出,推进中西医汇聚,要使两种医学体系从理论到技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要在应用统筹上下功夫,在优势融合上做文章,在疗效提高上求突破;要围绕临床诊疗防治难点,探索特点规律,总结经验做法,以取得实质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要努力实现中西医在防病治病中发挥最大优势、最大效益、最好疗效;为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五届中医科学大会已圆满落幕,国际大腕、国内大咖齐聚罗浮洞天,盛会盛况给业界、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学术的交流研讨,更多的是一个方向启示,一个思考启发,一种“中西医汇聚、促进医学科学进步”的探索,一种“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担当。社会潮流滚滚向前,汇聚融合引领时代,秉持坚守医者初心,助力建设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