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三届仲景论坛活动纪实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南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三届仲景论坛于2015年11月10日-11日在医圣故里隆重开幕。本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以“传统医药的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聚焦产业,聚焦项目,聚焦发展,把南阳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中医药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转型跨越,为南阳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载体、搭建平台。本届仲景论坛以“中医药与健康养老”为主题,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等议题开展研讨、交流、宣传、展示。
节会论坛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节会组委会和全市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各项活动任务,更成为南阳高效生态经济与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融合范例、招商引资与产业转型的行动指南、商企会展与学术论坛的连通平台。
一、节会主要活动情况
(一)开幕式
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于2015年11月10日上午9:00在南阳广电中心演播大厅隆重举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艳玲、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梁静、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武、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航空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梦孙、韩国韩医学会会长金甲成以及南阳市市委书记穆为民、市长程志明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的重大部署,表明党中央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坚定决心,中医药能够为提高健康水平、增进人民福祉,为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马建中高度评价南阳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对促进中医药行业交流和产业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和支撑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南阳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南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夯实中医药基层服务网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大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做强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会展品牌,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市场培育,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市委书记穆为民在致辞中说,南阳是华夏“天算农医”学科的发祥源头之一,也是中国哲学主体“儒释道医”的源头之一,更是医圣张仲景和《伤寒论》两千年传承的“原产地”;南阳具有发展大规模、高能级生态健康产业的得天独厚基础,南阳希望能够吸引、集聚更多资源,更加开放包容,重点发展生态健康新兴产业、生活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立国家生态健康特区,打造度假养生花园。
来自全国近千名客商企业代表、中医药专家学者、政府行业领导以及韩国韩医学会代表团3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二)市情说明、《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发布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市情说明、《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发布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于11月10日下午14:30在建业森林半岛假日酒店中原厅举行。共有52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约208亿元,合同引资196亿元。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原永胜主持仪式,市长程志明介绍了南阳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启动实施了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制定出台了《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有力地推动了生命健康产业和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
市商务局局长毕跃杰作南阳市情说明及经济合作项目发布,市艾草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六文发布了《南阳艾条标准》,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桂延耀对《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2015-2020)》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对编制的思路方向进行了说明,对行动计划重点产业项目进行了推介。
仪式所推介签约的项目,重点围绕中医药及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产业,具有投资额度大、产业融合度高、技术先进、发展前景好等显著特点,其投资建设对加速培育南阳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签约仪式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河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穆荣国、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张健锋、河南中医学院院长郑玉玲、南阳市人民政府市长程志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天平、市政府副市长刘树华、市政府副市长摆向阳、市商务局局长毕跃杰、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桂延耀、市招商局局长刘永国、市大项目办主任王文巍等上台鉴签。
(三)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展示及中医药特色产品展销活动
11月9日-12日,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重点项目(基地)展示及特色中医药产品展销活动在市民服务中心南广场(总面积6000㎡)举行。活动紧扣“聚焦产业、聚焦项目、聚焦发展”主题,以“重点企业(基地)项目展示、艾草及中医药特色产品展销、名中医义诊”为主要内容,共设置中医药产业基地(项目)展示区、艾草产品展销区、中药材及健康养生产品展销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区等4大展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样品、电子设备演示等方式全面呈现了我市中医药产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十三五”规划的发展蓝图,全面展示和推介了南阳中医药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
展会期间,河南羚锐制药、江西济民、海王集团、国药集团、宛西制药、福森药业、宛东药业、张仲景医药文化产业集聚区、莲花中医药健康服务基地、国际艾灸联合会、中国艾灸学会北京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草分会、山东省绿艾草化妆品有限公司、湖北紫气东来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等100多家行业知名品牌企业应邀参加展会展销,丰富了展览内容,提升了展会档次。特别是艾草产品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地域特色,反映了南阳的产业优势,对艾草产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塑造南阳中医药健康服务品牌具有重大意义。为期四天的展览展销活动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经销商、采购商及消费者3万多人驻足观看、洽谈合作,为推动我市生命健康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展示窗口。
在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区现场,我市2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30余位中医专家认真开展科普知识宣传、特色诊疗体验等义诊活动,集中展示针灸、拔罐、刮痧、小针刀等中医特色疗法,让市民群众有机会切身感受中医药医疗、保健的神奇魅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四)《医圣张仲景》动漫连续剧发行推介活动
11月11日上午9时,中国首部中医药文化题材动漫连续剧《医圣张仲景》全国发行启动仪式在建业森林半岛假日酒店中原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钱超尘,市领导赵景然、摆向阳、赵秀玲出席启动仪式。
《医圣张仲景》动漫连续剧以张仲景一生的传奇经历和《伤寒杂病论》的百余首经方为主线改编而成,总体策划制作104集,现已完成第一部13集。本剧以动漫形式再现了张仲景伟大的一生,弘扬了医圣博采众长的求实思想、救死扶伤的民本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阐发了仲景勇于实践的创新思想、辨证论治的诊疗思想、未病预防的整体思想、食养保健的养生思想。通过动画片形式,推介仲景文化品牌和南阳中医药产业,对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预计本剧将于2016年春节期间在中央电视台和部分省市电视台播出。
二、仲景论坛主要活动内容
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在简洁平实中开幕,随之举行了第三届仲景论坛主题活动。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主持论坛仪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敲响第三届“仲景论坛”的开坛铜锣。国家卫生计生委庄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苏钢强、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重庆医科大学青杠养护中心邓庆先后走上讲坛,从健康到养老,从中医到文明,从服务到产业,宏论伟业,娓娓道来,神采激扬,指点江山。
(一)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规划处处长庄宁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主题报告,提出“健康中国”需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健康中国”建设规划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项国家级专项规划,是要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健康中国”建设需构建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先要继续强基层、补短板,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和妇幼健康、精神疾病防治等薄弱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缩小区域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其次,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以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为突破口,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提升基层承接多发病、常见病和康复治疗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再次,加强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最后他就“健康南阳”的规划实施提出建议,以健康城市建设为抓手,政府主导、多部门互动、全社会参与,在中医药产业(产业升级)、中医健康服务(整合体系、远程医疗)、医疗旅游(文化、健康、养生层面与旅游部门结合)、医养结合方面先行一步、快速发展。
(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苏钢强作“《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政策解读”主题报告
苏钢强司长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国办发〔2015〕32号)文件的起草组织者之一。她的解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她强调,通过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市场培育等改革,充分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加快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提高中医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的出台,是国家系列文件、实践经验的发展,是在2008年启动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专题、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开播中医药文化养生类节目逾万期,覆盖10亿电视用户)的实践延伸。中医药优势——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中国为世界人类健康提供的最宝贵的知识财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消费结构由生活必需品、耐用消费品向服务消费品转变;消费需求也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健康素质、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其主要核心内容是四大目标:服务的提供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环境体系;七大任务:养生保健、医疗服务、中医康复、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支撑产业、服务贸易;四项政策:放宽市场准入、用地保障、加大投融资、财税价格;五项措施:加强组织实施、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完善标准和监管、加快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氛围等。
再次到医圣故里,苏司长对这片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沃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在起草《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时,我们专程赶来南阳调研,南阳的许多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对规划的起草具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培育发展新动力,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从中可以看到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有力的政策保障。南阳在中医药健康产业方面着手早,起步快,尤其重视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相信今后的“健康南阳”发展方面一定大有作为。
(三)空军航空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健康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俞梦孙作“用系统科学中的工程科学路径传承中华文化”主题报告
俞梦孙院士致力于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50余年,成为中国航空医学工程创始人、生物医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俞院士从认识人的自然能力——导出健康医学模式;从发展顺应人自然能力的医学工程 ——导出健康医学工程;从健康医学工程全社会化——导出健康物联网。为中医学连接传统与现代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也为发展健康产业提出了新的思路。
俞院士指出,中医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能从整体上系统地认识到环境和人的关系,并用顺应、尊重天人之间关系的理念去处理人的健康和疾病。今天,在后工业、信息化时代,生活方式、人文观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按生态文明理念顺应人的自然规律,传承中华文化,这是当前应着重研究的主题。从人的高度复杂的功能和结构来看,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系统。因此在功能和结构上,它必然是分层次或跨层次的,而在路径上是多通道的。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当稳态水平降低到病理稳态时,虽然在整体上还处于稳态范围内,但整体的协同调控能力已呈下降趋势,一定会在某些局部造成缺血或瘀血情景,造成局部代谢障碍,引起慢性炎症。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原本存在的一些缺陷就会乘机表达出来,构成各类复杂性疾病。已经发生慢性病的情况下,让机体重振自组织功能,并转化为自修复能力,恢复健康,这就是健康医学模式。健康医学模式的核心技术包括三大部分:人体生命信息的感知、人体整体健康状态的辨识和人体健康状态的调节。这三者构成一个以提升人的稳态水平为中心的完整系统,实现维持和增进整体健康的目的。
现在的主流医学带有明显的工业化文明烙印,看病贵、看病难是其必然结果。未来的医学一定会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这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有条件引领国际。他提出了健康物联网的概念,是借助移动物联网手段,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健康状态监测、辩识与调控技术,对人的健康进行网络化调控和管理,进而达到维持和促进健康、祛除和预防疾病、增进身心稳态水平的系统工程;是实现我国全民健康战略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主要方式;是可预见的、在短期内应对上亿慢病群体健康问题的唯一手段。因此,“健康物联网”是落实“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的、带有中国特色烙印的现代科技社会大工程。健康物联网涉及全社会的家家户户,因此,它是万亿级的有利于民生的新型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是使社会趋向稳定的健康产业。
(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院长邓庆作“‘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主题报告
邓庆介绍了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开展对“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一系列探索,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重点强调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不仅提供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还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健康评估等专业医疗服务。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全国第一家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以创建全国一流的集“医、养、护、康复、培训”为一体的老年护养中心为目标,根据入住老人的身体状况、失能程度和个性需求分别安排入住养老区、护理院、慢病区等不同区域。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拥有的优势:第一,中西结合的康复理疗服务。养护中心依托重医一院康复医学科的专业康复队伍,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功能训练、康复理疗。第二,专业的长期照护团队,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社工师、护理员等组成的长期照护专业团队。第三,科学健康养生。由专家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对营养膳食、科学保健、健康养生等进行专业指导,同时配有专职社工师对老人每周的文化生活做出安排,倡导和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仲景论坛分项活动
(一)第三届医圣仲景南阳国际论坛暨第十九届中韩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银都建国酒店4楼会议室
会议时间:11月10日——11月11日
主要嘉宾:国医大师唐祖宣,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谢钟,大韩韩医学会会长金甲成、副会长林莹镐,大韩东医病理学会会长池圭镕,老人韩医院长卢意浚,美国帝国中医学院院长潘亚中,加拿大EFT中医国际培训学院院长田茂平,陕西刘氏圈疗推广中心主任刘应凯,南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云杰,南阳理工学院副院长张铟等。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活动中,韩国庆熙大学教授张祐彰、老人韩医院院长卢意浚和中国水针刀筋骨针法发明人吴汉卿教授、陕西刘氏圈疗推广中心刘应凯教授分别进行了专题交流,深入探讨了中韩中医药文化、中医特色技术的学术渊源和传承发展。
(二)第三届仲景论坛养老养生分论坛、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分论坛暨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研讨会
会议地点:富唐中州国际饭店4楼第1会议室
会议时间:11月10日——11月11日
主要嘉宾:国医大师唐祖宣,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文献学专家钱超尘,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李俊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银龄候鸟养老护理产业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陶章仙,国家卫计委健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喻永红,国家卫计委老年病防控项目专家、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教授蔺惠芳,世界中联国医堂馆社区服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广芹,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养老基地项目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李玖玲等。
与会专家就“中医综合调治身心方法”(喻永红)、“带病居家养老的健康管理与风险防控”(蔺惠芳)、“养生安全”(梁伟利)等专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互动发言,热烈讨论,其意融融。
(三)中华国医专病专科经方大师研修班第15期暨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高级研修班第6期
会议地点:王府饭店会议室
会议时间:11月7日——11月11日
主要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医学分会秘书长陈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教授刘景源,四川洪雅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主任中药师祝之友,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副院长张炜等。
研修项目作为本届论坛活动内容之一,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社、国医大师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世界中医药协会国际经方研究总会、中华经方大师网、北京中联国康医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旨在“寻中医根脉源流,读医圣原文巨著,探经方临床精神,走名医辉煌之路,谱杏林传承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研修培训活动。
(四)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成立大会
11月10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在南阳王府饭店会议室举行,大会选举国医大师唐祖宣为第一届仲景医学分会会长,刘景源、祝之友为副会长,杨建宇为秘书长。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余名专家参加了成立大会。
大会期间,全体与会专家、代表在南阳医圣祠举行了隆重的祭拜典礼仪式。在随后的学术研讨活动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刘景源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等亲自授课,围绕老年病的诊断与治疗、仲景学术与经方应用,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学识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受到与会代表的热捧和欢迎。
(五)南阳医圣祠“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挂牌仪式
11月11日上午9:00,“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挂牌仪式在南阳医圣祠隆重举行。仪式由南阳市对台事务办公室主任徐朝炎主持,河南省委台办交流联络处处长李沁宣读授牌决定,台湾中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两岸事务委员会主委陈志芳、南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建豫分别致辞,海峡两岸代表共同为基地揭牌。台湾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理事长杨荣光,河南省台办副主任尚润泽出席挂牌仪式。
医圣祠作为医圣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近年来成为海外华人寻根中医药的朝圣之地,也是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和中医药产业合作的桥梁纽带。“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挂牌医圣祠,将增进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文化的交流合作,促进《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内容的落实实施,使医圣祠文化、仲景经方学术在海峡彼岸绽放花蕾、结出硕果。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建豫在致辞中强调,医圣祠在成为全省对台交流基地后,要以此为契机,深化中医药宣传与合作,围绕南阳市委、市政府对仲景文化品牌、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布局,整合南阳仲景文化资源,促进宛台中医药产业技术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六)河南省中医药人才招聘会
11月10日至11日,河南中医药人才专场招聘会在南阳市人才交流中心举办。两天的时间,70家医院、医药企业等用人单位齐聚市人才交流中心广揽人才,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200多名求职者中,过半达成了就业意向。中医药人才专场招聘会涉及中药学、中医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护理、中医学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医院、医药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优厚薪金待遇吸引了各类中医药人才。多数求职者心态平和、理性,先就业再择业,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河南中医药人才市场于今年4月在南阳市人才交流中心挂牌。市人才交流中心为发挥专业性人才市场的优势,积极筹备,在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期间举行此次招聘会,为我市构建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推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广大中医药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
(七)“豫南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调研座谈会
2015年11月11日上午9:00,应海王集团河南东森医药有限公司的邀请,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药材物流专家委员会主任(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原巡视员)温再兴、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中药专家张素斋、仓储专家姚衡州、中国仓储协会中药材仓储分会常务副会长王春录、中国仓储协会中药材仓储分会副秘书长关丰等一行9人,对东森医药有限公司的医药物流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豫南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建设召开了座谈会。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树华、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桂延耀参加了本次调研。在座谈会上,国家相关协会领导、专家对南阳市建设中药材物流基地的良好基础给予肯定,对河南东森医药有限公司建设“豫南中药材物流基地”的基本条件给予认可,对“豫南中药材物流基地”纳入全国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要求重点做好南阳市域中药材资源调查工作、准确把握中药材物流基地的辐射范围及服务定位、组建专业化团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争取政策支持发挥区域行业优势等。
四、仲景论坛先期举办的学术活动
第三届仲景论坛的部分学术活动已于10月22日-23日先期举办,具体活动内容有:
(一)国际中医微创针法高层论坛暨中医微创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会议地点:富唐中州国际饭店三楼多功能厅
主要嘉宾:房书亭、石学敏、唐祖宣、刘树华、吴滨江、高宗桂、高武、谢钟、孙永章、王福根、董福慧、郭易捷、郭长青等,以及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代表、国内专家学者500余人参加论坛盛会。
会议主题是“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弘扬中医微创针法”,围绕“中医微创技术,软组织损伤病、疼痛病、脊柱相关病的临床应用”,国内外顶级专家教授、中西医微创学术权威对中医微创医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和临床心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交流,可谓大师云集,盛况空前。大会收集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四百余篇,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中医微创高层论坛组委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微创专业委员会、世界传统医学会国际中医微创医学联盟等三个中医微创针法学术机构,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微创医者、教授、专家建立起中医微创医学的学术研讨、交流、协作的平台。
本次大会对弘扬仲景中医药文化起到了助推宣传效果,对中医微创医学的合作、创新、发展起到了激励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中医药医疗保健、养生养老、健康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研判了新的方向。
(二)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药用菌物高峰论坛
会议地点:南阳医专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主要嘉宾:房书亭、庄毅、钟承赞、王桂华等
10月22日上午,第三届仲景论坛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国药用菌物高峰论坛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隆重举行。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建豫,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田向和等出席会议。
大会围绕中国药用菌物的使用、发展、资源开发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研究员叶祖光、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院长余伯阳等分别作了“中药基因组学发展与应用”、“保健品研发的动态及进展”、“基于微生物转化的中药资源学研究”等专题学术报告。会后30余位中国中药协会药用菌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赶赴医圣祠,祭拜医圣仲景先师,并向医圣陵墓敬献花篮。
(三)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2015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天润福瑞阁酒店
主要嘉宾:冯世纶、翁丽丽、闫志安
大会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中华中医药杂志》社、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举办,来自全国中医美容界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会议。南阳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长河到会祝贺,并在致辞中强调,中医美容专业学科是一个亟待加强和发展的新兴学科,其间既有中医理论的启发启示、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也有现代医学技术应用的推广创新,更是弘扬中医学术、推动中医国粹走向世界的利器法宝,希望能够借助学术的研讨交流不断壮大发展,栽下中医智慧之树,收获美容创新果实。国家经方学术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冯世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主委翁丽丽等十余位专家分别围绕经方应用、中医辨治、整形美容等专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演讲。
(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丁樱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学习班暨将军排毒养生疗法名医高峰论坛
会议地点:南召莲花温泉
主要嘉宾:房书亭、张明体、丁樱等
10月22日下午,由河南宛东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九鼎锐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第三届仲景论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丁樱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学习班暨将军排毒养生疗法名医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南召莲花温泉隆重举行。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明体、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桂延耀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23个省的8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以丁樱学术经验传承和将军排毒养生疗法为主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学术研讨、跟师学习和经验交流。
此次会议是国内中医儿科学术的一次盛会,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疑难病项目首席专家丁樱教授,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教研室主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外治法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分会理事丛丽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东方医院儿科主任吴力群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唐显红教授分别围绕中成药在儿科呼吸系统中的应用、再发性腹痛的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充实生动的演讲内容,干练质朴的临证心得,使与会代表收益良多。
大会开幕前(10月22日上午)全体与会代表集体拜谒医圣祠,缅怀医圣伟业,激励后学奋进,为弘扬中医药国粹文化尽力。
五、节会论坛的成果意义
本届节会论坛紧紧围绕“传统医药的合作、创新、发展”的主题和“中医圣地、颐养宝地”的发展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和项目引进,努力把我市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发展优势,推动中医药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转型跨越。
(一)厚植优势 打造大产业
本届医药节着力弘扬中医国粹,厚植中医药资源、文化优势,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产业。
11月10日,第三届仲景论坛鸣响开坛锣声。报告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苏钢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庄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他们的精辟论点为我市弘扬仲景文化、做大健康产业、拓展生态优势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
市委书记穆为民在察看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展示及中医药特色产品展销区时强调,要高起点规划,围绕“中医圣地、颐养宝地”发展目标和《南阳市生命健康产业行动计划(2015-2020)》,积极统筹谋划,做好生命健康、医疗保健、养生服务这篇大文章。
(二)开放招商 聚焦大项目
我市把本届医药文化节的中医药项目推介签约作为重中之重,筛选、论证、包装好,实实在在发布、签约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在10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52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约208亿元,合同引资196亿元。这些项目围绕中医药及健康养生、养老业,具有投资额度大、产业融合度高、技术先进、发展前景好的特点,其投资建设对加速培育南阳特色主导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在南阳市情说明和产业推介及招商项目发布上,我市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南阳资源和产业基础,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精心筛选了209个重点项目,装印成册并发放到与会嘉宾的手中。
(三)惠民利民 共享大健康
本届医药文化节把“服务百姓,让群众受益”作为立足点,开展了中医药科普文化知识宣传、名中医义诊、特色诊疗体验、中药材展台,以及健康养生“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军营”和中医药健康讲座等活动。
11月9日至12日,生命健康产业项目展示及中医药特色产品展销活动在南阳市民服务中心广场开展。活动现场设置有中医药产业基地和项目展示区、艾草产品展销区、中药材及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展销区、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区等四大展区。来自我市多家医疗机构的数十名中医专家参加了义诊活动。同时,本届节会还专设了中医特色疗法体验项目,展示针灸、拔罐、刮痧、小针刀等中医特色疗法,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体验。
(四)宣传造势 助推大发展
节会期间,我市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勤俭务实,高效办会。同时,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开展舆论宣传工作,打响了仲景品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南阳电视台、南阳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节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调动了全市上下参与节会、支持节会的积极性。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全程参会。海内外主流媒体和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共刊播、转发相关报道300余篇(条),扩大了南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节会论坛的启发思考
启示一:“健康中国”战略规划为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带来大机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健康中国”列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予以规划实施,这是我国经济转型、民生健康需求、人口老龄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其规划思路围绕“公民健康素养提高、疾病患病率下降、促进经济转型增长”来展开,这对南阳来讲既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生态高效经济发展的需要。南阳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包括经过亿万年发育形成的南阳盆地“天然基因”、历经千万年培育形成的中药生长“道地基因”和两千年医圣传承的“文化基因”,以及百余年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科技元素、个性化健康养生医学的创新元素,都是发展健康产业他处少有的优势。因此我们要顺应大势,抢抓机遇,高起点规划布局“十三五”,同心合力办好中医药卫生事业,高速推进健康产业,为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做出贡献。
启示二:中医药和张仲景品牌是南阳健康产业最大的特色和优势。
刘延东副总理说:“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中医药的优势在于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性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南阳中医药资源丰富,基础扎实,特别是张仲景文化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仲景品牌的健康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围绕中药材“种、养、加、销”做文章,突出中医药服务做特色,主打仲景健康做品牌,一二三全产业链推动,医保养多品种开发,比如第一产业的中药和保健食品种植,第二产业的中药经方药材加工、保健食品、医疗用品、康复用品、艾草产品,第三产业的养生保健、医疗服务、中医康复、服务贸易、养生旅游等等,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仲景健康产品,是我们十三五健康产业规划的重点和特色。
启示三: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和仲景学说是论坛创新发展的源泉。
俞梦孙院士从现代工程科学角度,为我们开启了中医科学理论的新思路,更表明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中国医学将是世界医学发展的未来,也给中医学的发展增添了信心。我们无论是中医学传承和弘扬,还是中药的研究和开发,以及现代健康产业链的开发和升级都要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以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来进行;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实现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
启示四:整合优化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南阳自然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健康产业发展的特点是点多个小、面宽形散,目前迫切需要资源的整合与行业的融合。而医养融合发展就是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投入产出比高、见效快的做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邓庆院长介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经验,就是行业融合发展模式上的成功探索范例。我市宛西制药从中药开发的“公司+基地+农户”到张仲景大药房、张仲景医院、养生院、张仲景旅行社的模式,以及隆泰医药连锁店、仲艾堂艾系列生产、加工、灸疗保健店一体化服务,都是产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大力扶持和鼓励。
结语
通过中国•南阳第十二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暨第三届仲景论坛活动,为南阳生命健康产业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动之前列、落实实施“健康南阳”发展战略,提供了研讨、实践、突破、发声的渠道和平台,扩大了医圣故里的影响力,拓展了南阳经贸产业的增长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贡献度,启发多多,收益多多,可谓是经贸、学术双丰收。